当前位置:首页 > 督导研究
增强督导需求意识 助力学校自主发展
2015-03-19 作者: 文章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如何让我们的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从“验证鉴定”、“分等评级”向“引导改进”、“帮助发展”转变,达到学校由害怕检查评估到请求检查评估的效果,让学校由被动的接受检查评估对象成为主动的参与者与受益者?这是我们任何一个督学都曾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的教育督导梦想。人的需求和欲望是构成所有行动方向的原动力,需求和欲望有多大,效果就有多好。为此,我们必须努力增强学校的督导需求意识,让学校有强烈的督导需求和欲望,当一个学校有了真实的督导需求,而督导又能充分、有效地回应对方的需求,那么学校接受督导的态度和效果肯定会有所改变。
    所谓督导需求,是指学校应对督导工作,并结合学校自身发展而渴望督导人员支持帮助解决关键问题的一种需要。一般而言,学校的督导需求有软性督导需求和硬性督导需求两种,软性督导需求主要是学校就内涵发展方面提出的督导需求,硬性督导需求主要是学校就硬件设施建设、人力资源配置、教育经费等方面提出的督导需求。
    目前来讲,被督导学校对于“督导需求”的内涵理解还不够清晰,对督导需求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价值认识还不到位,对于 “督导需求”的理解,学校往往处于被动适应状态,因此,学校提出的督导需求普遍倾向于硬性督导需求,寄希望于督导室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反映,从而使学校的办学困难能够尽快得到解决。或某一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促进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但这一督导需求不一定是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换句话说,这一时期的学校提出督导需求是“要我提”。今后,如果经过督导人员在督导前与学校充分的沟通互动,学校对于督导需求的真正内涵有了正确的理解,对于“督导需求”对学校自主发展的价值有了较为广泛的认同。学校可以聚焦于学校的内涵发展,提出学校的督导需求。这样的督导需求都集中于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领域,提出该领域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该关键问题的解决,促进学校全面整体发展。或者思考学校未来发展的定位,寻找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抓手等等。这样,学校提出的督导需求是积极主动的,是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的。学校提出的督导需求也往往是高质量、高位的。也就是说,学校提出督导需求变成了“我要提。”学校渐趋成为了“需求督导”的主体。
    那么如何增强学校的督导需求意识,化“被督”为“要督”,实现督导效果的最大化呢?宜兴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从今年3月起,尝试利用“宜兴市学校综合督导需求信息表”来接近这个目标。该表分“管理、师资、德育、教育、后勤、其它”六个需求类别,要求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接受督导前深度思考这六个方面的发展现状和期望,明确自己的督导需求,特别是软性督导需求,提出合适的督导建议,也便于督导室及时了解信息,帮助学校找准督导需求,选派最适合的督学到场,从而引导学校进一步明确学校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懂得借助督导力量取得长足进步,真正成为督导的主动参与者和受益者,实现学校教育的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