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督学看学校
诗意的童年
2018-05-17 作者:新吴 刘春建

    南星,一所坐落在空港南星苑小区的普通小学:“心中有爱 腹中有诗”八个鲜红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花丛里、走廊上、楼道间,随处可见诗的踪影;临河还建有小羊和小兔的“别墅”,孩子们课间可以开心地喂羊和看兔,给他们的校园生活增添诗意和情趣;教室里,“漫步书林”“诗香心语”“缤纷诗苑”等图书角,领着孩子们畅游诗海、寄情书香。作为南星小学的责任督学,4月份,我们来到这里又一次得到了亲身感受。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首诗,把人带向远方……”清晨,来到南星小学,漫步在校园里,传进耳朵的又是学子们的读诗声。

  南小师生一天都离不开诗。每节课前,师生都会诵读“每周一诗”,周四的校园广播,会邀请师生朗诵诗歌。放学时,师生们会一路诵诗。甚至在散步时,他们都会吟诵一首或是即兴口头作诗。学生喜欢读诗、学诗,老师们也喜欢在一起读诗、赏诗,因此,他们的课堂语言也都富有诗意。邹克波等老师还开设了童诗微信公众号,不定期推送孩子们优秀的原创童诗。

  生活是最生动的课堂。南小老师们不放过任何机会,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体验、发现生活中的美。在南星小学操场四周,各个班级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责任田”。在这里,学生们学习种植、栽培,享受成长、收获的快乐。

  蚕豆丰收了,六(3)班陈思颖创作了《蚕豆》:

  蚕豆花/像蝴蝶一样飞走了/给蚕豆们留下/一个个/绿色的发卡。

  向日葵的小苗破土而出,孩子们心中多了一份期待。诗作《向日葵》随即在五(2)班孙欣怡的笔下流淌:

  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扎根泥土/小虫子给我挠痒/小鸟为我欢唱/蒲公英的孩子和我谈心/我的心里/正升腾起/一个太阳。

  在南星小学,几乎每位语文老师都在尝试儿童诗教学。

  曹丽芳老师的《树》,由“印象中的树”,到“诗人眼中的树”,再到“孩子眼中的树”让学生们感受到树的生机与深情;曹琴媛、胡艳、邹克波老师的“昆虫诗”,让孩子们走进了昆虫世界;俞鸿瑛老师的“奇思妙想学写童诗”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关乎想象的头脑风暴。

  儿童诗社的指导老师,每个月都将孩子们的诗作编辑成童诗小报《南星诗苑》,每三年编辑一本优秀童诗集;学校先后有四百多人次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发表过儿童诗作。

  诗教活动让孩子的童年充满欢乐,也给老师们带来了惊喜。

  2017年暑假,在第三届“六一当代小诗人”评选中,杨婷同学凭诗作《邻家姐姐个子高》荣获“全国十佳”称号。这是继王茜茹同学后南小诞生的第二个“全国十佳”。

  这些年,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诗歌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诗歌教育联盟学校”“无锡市经典诵读学校”“无锡市儿童诗教学基地”。2015年12月,学校代表无锡市承办了“童心里的诗篇全国首届少儿诗会走进无锡诗歌朗诵音乐会”。2017年6月1日,江苏教育频道在黄金时段播出了时长22分钟的“南小诗社”的专题片《让我为你读首诗》。2018年4月,南星小学获无锡市“小诗人大梦想”少儿诗会优秀组织奖,邹克波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其指导的学生佟思思的《捉迷藏》获一等奖;2018年4月27日,邹克波、曹丽芳老师应邀赴常州参加江苏省“2018年中小学诗歌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

  儿童诗人巩孺萍女士读了学校的诗教研究文集《南星诗韵》后说:“南星小学追求的不是学生一时的成绩,而是孩子一生的幸福,这样的教育不仅会赢在当下,更将功在千秋……”

                                                              (作者系新吴区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