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督学看学校
映日荷花别样红
2018-08-29 作者:惠山 张丽芬 庄文渊

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的“吴文化少年科学院”是学校少先队根植于吴文化沃土,历经多年打造的少先队教育品牌。它开创了研究社会科学、区域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少年科学院实践先河,在全国少先队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1998 年,该校少先队建立了“吴文化少年科学院”,下设吴地三百六十行研究所,吴地稻作研究所等 17 个研究所。大队部组织队员们层层竞选,选出了院长、所长,通过招聘,吸收队员担任研究员。少科院设置了少科院院牌、印章、研究员胸卡,还制定了活动章程、各种制度,确定了主要活动工作场所,以吴文化公园为实践基地,聘请吴学研究所和社会各界的专家担任名誉院长和校外辅导员。从此,学校开始开展全新意义的少先队教育双边活动,也正式拉开了吴文化少科院传统文化教育的帷幕。    

  该校少科院以“知我吴文化,爱我吴文化,扬我吴文化,做吴地小主人”为活动宗旨,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托丰厚的吴地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队员的研究从单一走向丰满,从浅显走向纵深,不断为少科院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创新年节活动,文化传承我做主    

  少科院成立初期,在完善各项活动制度的基础上,着力探索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依托吴文化公园各馆藏内容开展许多精彩纷呈的活动。少科院继续深化导游团活动,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热心服务;利用吴地儿童娱乐文化,开展吴地游戏节活动;围绕“三百六十行廊”,开展“吴地小状元节”系列实践活动;利用节日文化开展节日研究等。    

   2000 年吴地文化年活动,少科院引导队员们根据各研究所的研究内容和少年儿童喜欢过节的心理特点,确定了贯穿全年的吴地“名人节、小状元节、音乐戏曲节、稻作文化节”等十二个节,一月过一节,让队员们在生活的课堂里幸福的成长。这些活动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吴文化少年科学院这个由队员自主创建、自我管理的新颖组织,深受队员喜爱,也得到了社会的支持。    

 

  把握时代脉搏,城市发展我成长    

   2003 年 11 月开始,少科院的研究内容从近、现代的吴文化转向当代吴文化,活动的阵地也从公园走向了队员们的生活空间。利用当代吴文化资源,结合“做了不起的无锡人”活动,少科院开展了“寻找无锡发展的 100 个亮点”活动,重点研究改革开放后涌现出的 10 个名人、 10 所名校、 10 个名村(镇)、 10 件大事、 10 件艺术作品、 10 个明星企业、举办过的 10 个重大活动,新修建的 10 座桥梁、 10 条公路、 10 个新景观。“ 100 个亮点”就像一百把金钥匙,为队员们开启了智慧的大门,点燃了探索的激情。    

   2007 年起,无锡作为争创“和谐江苏、富裕江苏”两个率先的先导区和示范区,着力打造独特的城市品牌。吴文化少年科学院又适时调整研究的内容开展“当代吴地创业名人寻访活动”,各研究所选取身边各行各业的名人,通过走访、通信等形式了解名人的业绩。如现代企业家周海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吴仁宝;自学成才的民间剪纸艺术家陈静怡……吴地名人那种尚德务实、敢为人先的精神成为引导队员成长的不竭动力。    

 

  紧扣核心价值,有根有魂我实践    

   2012 年起,少科院将研究活动的目光聚焦在吴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队员自选项目、自愿组建,创立了“吴歌剧社”“阿福工坊”“吴韵吟诵社”“小脚丫寻寻团”“乡音小学堂”五个具有非遗特色的“红领巾社团”。尤其是阿福工坊开展的“寻访最美江苏人——喻湘莲”活动,还在 2014 年春节期间的央视《中华长歌行——我们的节日》播出。这些饶有情趣、特别接地气的社团活动,使队员们对无锡非遗有了文化认同,更坚定了传承和弘扬家乡“非遗文化”是自己一份义不容辞责任的信念。    

  该校少科院的队员们不仅在传承非遗文化,更在努力传播书香文化。无锡地铁“书香号”专列的开通,就缘于少科院孩子们的考察研究。早在 2009 年,当堰小少先队员得知无锡将新建地铁,而且地铁一号线的始发站就放在堰桥时,便将活动的目光放在无锡地铁的建设和发展上。队员们没有停止思考与实践,他们将自己的责任担当与城市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2017 年 5 月“书香号”地铁专列正式运营,少科院的“小院士们”成为了首批乘客。“书香号”圆了队员们参与城市建设的梦想,也在传播着书香文化。    

  二十年来,该校“吴文化少科院”把握地域文化资源,发展中形成了特色,创出了品牌,被评为全国少先队“十大魅力奖”,江苏省少先队文化建设品牌项目,《辅导员》《少先队活动》等刊物多次报道该校的教育实践活动。“天道酬勤”,面对今日的“吴文化少科院”,堰桥实验小学正在系统地构思和整体性开发吴文化少科院课程,着力建构育人生态、优化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实施、完善课程评价使它为孩子们的成长服务,将少科院打造成为师生精神成长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