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督学看学校
科技教育 碰撞智慧火花
2018-10-30 作者:赵国防

  江苏省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紧紧围绕“学雷锋,做好人,做能人”总体培养目标,以科技教育为抓手,全力推进智慧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机器人俱乐部获无锡市优秀学生社团,学生在机器人、物联网、科技模型、金钥匙等省、市级科技竞赛活动中屡获大奖,并曾代表江苏省参加“综合技能”和“场地任务”的全国大赛,获得全国二、三等奖。该校科技教育工作的稳步推进,既培养了一批创新实践型后备人才,又历练了一支热心科技教育,拥有科技情怀,善思考、肯吃苦、能创新的科技辅导员队伍。是什么力量让一所小学取得了这样令人瞩目的科技教育成绩呢?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一步走近通德桥小学。    

  对接儿童生活,夯实科技教育之“根”    

  陶行知先生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该校在创建机器人校本课程时,就巧妙地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渗透其中,让科技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儿童、贴近学校发展的基本脉络。同时,学校还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各种重大节日,结合儿童特点,开展科普周、节水周、科技月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科技活动。学校投入 6 万余元建设了校园数字农植园,使学生亲身感受物联网技术的神奇;学校还开辟了“科技与生活”主题园,汲取生活中的科技元素和有代表性的科技精英人物,以及有启发性的科技制作发明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科技改变生活的内涵,让“科技成就梦想”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科技教育的春风吹进校园的每个角落,充分沐浴每个儿童的心灵。    

  重视课程开发,突出科技教育之“魂”    

  开展科技教育,首先面对的就是课程建设。通德桥实验小学在科技课程开发与整合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和不懈探索。学校编写的《小学机器人》校本课程不仅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而且还荣获无锡市校本课程创新奖。学校拥有机器人 30 余套,完全满足了学校机器人创新项目教学工作的需要,为机器人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运用“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学校自编了系列机器人教学教程,有计划组织实施,为培养机器人创新人才做出了卓越贡献。每学期末,该校五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组队参加学校组织的机器人竞赛,既是一次大型展示与分享,又是对该课程的全面评价。竞赛采用现场命题,团队合作,根据完成动作情况和完成时间计分。扎实有效的评价体系,不断将该校科技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推向深入。    

  关注科技创新,点亮科技教育之“光”    

  创新,是科技的灵魂,学校高度关注科技教育中的创新要素。不管是教育方式的创新,还是教育内容的创新,他们都做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建立校内外科技教育实践基地,结合科学、信息、综合实践等课程,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中获得成长。学校科技节上,“高空护蛋”“顺槽滚乒乓球”“ 3D 打印”等有趣科技创新小活动,成了孩子们的最爱。近几年,学校共有二十多项小发明小创造申请了国家专利。人人爱科技,人人爱创新的氛围悄然形成。    

                                             (作者系梁溪区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