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督学看学校
建民防教育特色课程,为学生健康成长护航
2019-06-11 作者:惠山 唐宇灵 王艳阳

  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是惠山区的一所普通中心小学,该校的“小学民防教育综合实践课程”建设成果获得无锡市义务教育学校特色课程评选一等奖和特色奖,2016年被评定为江苏省小学特色建设工程项目。

  走进该校,“无锡市民防示范学校”的牌子赫然立于眼前。约400平方米的民防教育实践基地内,有人民防空、防震减灾、天灾防护、日常救护、交通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毒品预防等板块。丰富的布展内容着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以有效提高学生法规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生动的布展形式努力突出科学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可以参观,可以上课,可以开展现场体验和操作演练,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实效,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据了解,2005年起,学校以关注生存为主题,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小学人防教育实验。2010年起该校又将民防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建设体系,对课程内容、教育目标、教学方式进行全面系统地创新性研究,探索出一套完整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和机制。目前主要呈现四大特点。

  学校的民防基地已经成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无锡市“行知大学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惠山区“民防教育实践基地”、惠山区“法制教育十佳示范基地”。学校还拍摄了专题介绍片,编印了参观手册,培训近60名学生讲解员团队。每年接待总人数超过1万人次。

  围绕该课程的目标体系,学校组织教师依据科学性、开放性、趣味性、实践性四大原则编撰了《小学民防知识教育读本》和配套的《教师指导用书》,经无锡市民防局、教育局审定后正式出版,成为全市小学三、四年级教材,每年受益的学生超过4万人。2015年,又有6位老师参编江苏省民防局和江苏省教育厅主编的《小学生民防知识读本》。

  学校加强教育研讨,承办了一次省级、两次大市级小学民防知识教育研讨会和两届无锡市小学民防知识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并在全省小学民防知识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中进行教学示范,受益教师超500名。

  学校结合“512”“119”“1125”等日子,开展防毒禁毒记心间、防灾减灾齐呼吁、火灾逃生常演练、民防展馆乐趣多、校车逃生我能行、知识宣传数我棒等实践活动,创建民防中队、民防社团,并生成了“我是小达人,快乐进社区”“外校来参观,我当讲解员”等品牌活动。

  的确,当下交通事故、溺水、传染病、火灾等时有发生,及早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民防知识教育,增强安全防患意识,形成基本的避险减灾能力,是保障儿童生命安全、促进其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所以,在小学开设民防教育综合实践课程就显得尤为迫切。该校正是找准了这样一个切入点,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将民防知识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与学校领导班子和老师、学生深入地交流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我感觉该校近年来在“小学民防教育综合实践课程”的建设中成效显著,得益于课程建设内容非常的立体。

  学校确定课程目标,把握课程建设方向,坚持以《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实现课程目标。

  开发校本教材,夯实课程建设基础,学校组织教师依据科学性、开放性、趣味性、实践性四大原则编撰了《小学民防知识教育读本》和配套的《教师指导用书》,内容涵盖了防灾避险知识技能、安全自救知识技能、防疫防病知识技能、国防应急知识技能,共16课时,三、四年级每个学年八课时,在队活动课或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安排。

  目前,学校的民防教育基地,不仅满足了本校民防教育的需求,也成为区域内民防教育的共享资源。

  学校成立民防知识教育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纳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和德育、教学、班队等条线计划,切实做到“四落实”:落实内容(学校统一编撰的教材),落实课时(每月一节),落实教师(三、四年级各班班主任),落实考核(将实施情况纳入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同时,开展了以“民防小达人”为标志的丰富多彩的民防教育实践活动,组织“特色中队”“民防社团”创建。

  学校探索构建客观、科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分学生个体、学生集体、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实施。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新任务和新要求,以及新媒体、互联网时代的背景,“小学民防教育综合实践课程”如何实现再提升,学校必须适应潮流,勇于创新,不断发展,进一步建好民防教育基地,包括基地改扩建、添置配套设备;修订民防教育读本和教师用书,研发教育软件;引入新媒体技术,探索“互联网+小学民防教育”;优化、整合课程,在细化专题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同时,加强课程的结合与渗透,形成科学的育人课程体系。 

(作者系惠山区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