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潭实验幼儿园是位于无锡市区北部的一所公办省优质幼儿园。
幼儿园建立“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驰而不息地锤炼优良师风。幼儿园开展了“夸夸我的好搭档”教师沙龙活动,每位教师签订“拒绝有偿补课承诺书”,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培养、培训和管理全过程,引领广大教师强化红线意识,坚守底线思维,把师德规范和法制规范统一起来。幼儿园充分挖掘、宣传身边的草根典型、师德标兵,积极开展教师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用志愿服务推动师德养成。幼儿园倡导家长和教师之间要恪守“亲清”之道,沟通要“亲”,关系要“清”。幼儿园坚持师德导向,在考核评价、评先评优中强化师德考查,严格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
幼儿园对于不同层级的教师实行层级自主管理,幼儿园提供多种平台,践行园部的“一二三”阶梯。即第一年合力、第二年独立、第三年出力。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的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七项”专业能力,开展各层级教师培训工作。
课程游戏化带来的是幼儿园课程方案的改变,儿童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变。我们观看了刘潭幼儿园大班年级组的自主区域体育活动现场,聚焦该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在之前园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幼儿园确立了“以体健身、以体启智、以体养德、以体塑美”的课程实施目标。彰显户外游戏特色,践行了《指南》引领下课程游戏化的新探索。在“生活化材料的设计与运用”体育游戏活动研讨的基础上,有目的地筛选出孩子们喜欢的绳类、布类、棒类、瓶类四类材料,从材料特性的挖掘、活动目标的定位、场地设置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再思考、再实践和再优化,使教师们不断积累经验、改变思维定式,不断优化和提升体育特色课程的内涵品质。同时确立了“基于儿童行为的建构区环境创设与调整”的项目教研,改变过去碎片化的教研方式,通过聚焦项目,捕捉问题、阶段跟进,在观察、发现、解读孩子们的游戏行为中,使教师们不断转变观念,努力站在儿童的立场,进一步去调整建构区环境,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反思、梳理和总结支持与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策略。
担负着督学责任的我们,每一次都必须细致地与园管理者及教师、幼儿交流,考察该园的常态管理和教育教学。我们觉得唯有这样才能不辜负督学之责,因此每次督导过后我们都与幼儿园讨论研究,给予督查的建议和改进的方法指导。这使得幼儿园明晰了自身问题和前进的方向,丰富幼儿园内涵,助推幼儿园品质发展。
(作者系梁溪区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