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校园饮食安全问题,历来都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社会、家长重点关注的事情。只有学生的饮食安全得到保障,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今年,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蓉南分校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整改,从源头上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强化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建设。
上学期开学初,学校启动了“透明厨房”建设工程,通过视频监控技术将学生和家长从“餐厅”请入“厨房”,通过视频清晰了解食品各个加工环节的状况;将操作间、分餐间、储藏间等卫生状况从“后台”请到“前台”,直接面对学生、家长和监管部门的监督。为家长和监管部门装上“千里眼”,对食堂各个区域进行实时视频监控,消除监管盲区和死角,确保严格执行食品供应管理、贮存、加工等制度的要求,确保供应、采购、加工、贮存等关键环节安全可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应用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方式,真正打造“安全透明食堂”。
“明厨亮灶”让监管全方位无死角,走进食堂就会发现后厨内部敞亮卫生,食材清洗池分类清晰,地面也无明显的污垢与油渍。冰箱内的肉类做到每日“清零”,保证食材的新鲜。餐具摆放整齐,经过高温消毒柜的消毒,让学生与老师们用餐都能更放心。
为保障师生的餐饮安全,学校还按照高标准配备了食品安全快检室。由业务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保障了食品安全快检工作的顺利开展。
检测员每天对学校食堂肉、蔬菜、副食等食品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公示。一旦发现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及时反馈给学校相关负责人,并立即对供货源头开展检查。对疑似不合格的产品及时退货,更换安全的食品原料,从源头上保障了师生日常饮食安全。
膳食管理委员会家长代表定期到校参加活动。清晨,他们和食堂工作人员一起对配菜中心采购来的食物进行严格验收,杜绝不新鲜的食品入园。确保菜品质量过关之后,在总务主任的带领下,家长代表察看学校的食堂:实地检查烹调方法和膳食质量,监督厨房食品加工是否规范,在制作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食品加工制作要求进行,检查学校食谱是否每周更新……接着,家长代表在教室和学生一起享用学生餐,了解学生进餐情况、对膳食的喜欢程度、进食量,对膳食的可接受性与校方进行交流反馈。另外,期初期末,家长代表积极参与供货商的确定和评议,通过座谈、问卷等多种方式表达他们对食堂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学校食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陪餐人员每天早上和食堂人员一起查看菜品、称重,严格执行原料购进验收登记、物品索证索票。中午按时到食堂餐厅或班级陪同学生用餐,及时主动了解学生用餐情况,反馈学生意见,收集对食堂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如陪餐老师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喜欢吃红烧的食品,不喜欢清蒸的食品”的情况后,及时提出建议,经管理委员会商议后决定:块肉、鸡腿尽量红烧,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再如,很多学生特别喜欢喝汤,经商议,食堂人员在食堂门外放置一个汤桶,让喜欢喝汤的学生可以多次免费加汤。午餐过后,陪餐人员认真填写《教师陪餐记录》。记录内容既关注每日菜肴的口味质量,还关注学生的用餐情况以及班主任的监管情况。同时,把陪餐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食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督促食堂工作人员加以改进。
食堂外墙的公示栏内定期更换每周的菜单和每天的进货情况。每天,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无论是家长还是其他进校人员,都可以从这个公示栏上清清楚楚地看到蔬菜、肉类、水果、牛奶、杂粮、调味品等食材的重量、价格,供货商、签收人员的姓名等,以真诚的态度、开放透明的行动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不遮掩、不回避。
学生也喜欢到公示栏前驻足观看,或欢呼雀跃——当他们看到自己喜欢的食物时;或议论纷纷——在他们发现不爱吃的食物时。有了公示,学生们不用老师提醒也会自觉地领取当天的水果或牛奶了。
食品安全进校园,守护健康伴成长。玉祁中心小学蓉南分校以“重于泰山的学生饮食安全”为基本定位,不断规范食堂各项管理,努力提高学校食品安全水平,与社会各界一起积极严肃地守护着学生和教师“舌尖上的安全”。
(作者系惠山区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