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督学看学校
以书润心 以文化人
2021-03-19 作者:吴 忠

       无锡市新吴区春星小学始建于1996年2月,原系旺庄实验小学的一所分校,2017年8月独立建制。学校凝练“正诚”文化,秉承“让每一颗星星都闪光”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方正自律、立诚坚毅、博雅健美、合作创新”的新一代春星“正诚”学子。多年来,学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书法教育为办学特色,坚持“文化兴教、特色立校”,从“以书润心”发展到“以文化人”,提升师生人文素养和生命质量,使师生获得成长体验和幸福感受,厚植校园文化“软实力”。

  涵养文化氛围 领略翰墨神韵

  学校围绕“一校一品”的总体目标,按照“内容新颖、形式丰富、特色突出、效果显著”的思路,结合办学特色,精心设计翰墨书韵文化载体,以“新建+整合”“基础+特色”“示范+扩面”的“三+”方式传承中国书法文化经典,墨香润养师生,全力营造“一场、一馆、一廊、一墙、一室、一角”的校园书法“一步一景”。借助改扩建契机,学校新设书法展厅、书法体验中心、书法专用教室、书画长廊、书画苑,一所具有书法艺术元素、展现书法艺术特色的墨香校园即将崭新亮相,每天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书法文化将成为春星学子的校园生活日常。学校着力翰墨书韵的氛围提升,力求做到设施完善、布局合理、品味高雅,让传统文化更具魅力,为“校园文化”向“文化校园”转型提供“硬实力”。

  建构课程体系 延展文化之脉

  学校科学构建沉浸式、全息式的书法课程体系,有效融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唤醒传统文化生命力,强注传统文化生长力,拓宽传统文化延展力,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校本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活跃在当下、灵动在校园。学校逐步完善书法校本课程体系;推动“双笔齐进”:做到“软笔不软,硬笔更硬”;完善“三个统一”:统一练字用笔,统一练字要求,统一练字范围;立足“四块阵地”:语文课、书法课、午间习字课和社团活动,全面探索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教材《从小练好毛笔字》和《快乐学写字》,把书法技巧、书法知识、书法欣赏和书法德育融为一体,静心养德的意图内隐其中,获全国优秀校本教材一等奖,从而将书法学习引向多元化、品质化的更深层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温文德润”的春星书法传承人。

  紧扣文化主题 凝聚文化力量

  学校立足现有文化积淀,从学生个性需求入手,普及与提高并重,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培养文化品质。学校开展“节日教育+仪式教育”的传统文化活动。结合传统节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生活,了解相关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春节进社区“献福送春联”、元宵做花灯猜灯谜、清明节祭英烈做青团、重阳节到敬老院慰问等,充分发掘节日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在小学阶段重要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毕业典礼上,凝聚传统文化的力量,学生互相赠送书法作品、吟诵自创诗歌、个人作品展览……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时时展示了师生的审美情趣。“好家风伴我成长”等传统文化作品征集(比赛)活动,更是弘扬了社会良好风气和家庭优秀传统。学校让书法在动感的实践过程中,促进学生不断开拓创新、实现自我价值。

  架设交流桥梁 彰显文化自信

  “小作品,大友谊。”近年来,学校致力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把和平、友谊的种子传播到省内外、国内外。学校与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学生交流书法作品,与韩国人学校开展彩绘咸蛋与扎染的传统文化课程交流,校足球队和韩国人学校开展友谊赛……春星学子将书法这一承载着中国五千年文化独特神韵与风采的名片呈现给世界各国人民,在多元化的交流活动中,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彰显中国力量。

  多年来,春星小学书法品牌建设硕果累累,先后被评为“全国书法(写字)特色学校”“中国特色教育项目学校”“江苏省书法特色学校”等。春艺书院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红领巾小社团”“无锡市优秀学生社团”,已成为学校的品牌社团。千余名师生在全国、省市级各级比赛中获奖。

  从“以书润心”到“以文化人”,新吴区春星小学顺应时代需求和学生成长需要,秉承“以人为本、环境为基、特色为轴”的思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种在师生绚烂的生命成长里,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道路上,使之生根长叶,蓬勃发展,绽放出幸福之花。

  (作者系新吴区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