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督学看学校
为学生擦亮心灵的窗户
2021-08-20 作者:于新斌、陈祥娟

“江阴市中小学近视眼防控基地”南闸实验学校在每周测试视力后,都会给学生温馨提示,这是学校防控近视的系列举措之一。近年来,在防控近视、保护视力方面,学校做了大量工作,而这些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全国防控近视的严峻形势和学校以生为本、“让每一个生命尽情舒展”的办学理念之上的。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这是一个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但防近工作是一项庞大而长期的系统工作,需要政府、家庭、学校、学生、医疗机构相互协作,其中学校因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基础性和专业性而承担起主要的职责。

  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是一所处于城乡接合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学生有一半多是新市民子女。多年来,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生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生态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被评为无锡市首批“新优质学校”,被授予“无锡市素质教育实验基地”“江阴市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基地”。

  在防控近视眼工作中,学校成立了防控近视工作小组,由分管校长主管,下辖教务处、德育处、保健教师、年级组长、班主任、各班卫生课代表,形成了一套主体管理网络,层层落实责任,把防近工作纳入班主任常规管理、行政绩效考核、五星级班级评比考核评价体系,在明确责任中强化担当。

  在明确目标和职责的前提下,学校加强绿色校园建设,形成了高低错落的绿化环境,使学生在教室无论远眺还是近观都能看到养眼的绿色,让疲劳的眼睛能及时得到放松。同时,学校近两年投入数万元逐步把日光灯更换成LED灯管,提高舒适度,增加照明灯数量,增强照明度,保障教室照明超过国家标准,定期调整书桌椅高度,对不合格的黑板及时维修或更换,改善了视觉环境。

  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学校更重视通过宣传教育来提高老师和学生的认识。多次利用校会和主题班会对老师和学生进行近视眼防控科普宣传,特邀江阴市光明医院眼科医生到校开展“假如给我三分钟黑暗”的体验活动,告诉学生眼睛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爱眼护眼的自觉性。

  学校还通过卫生宣教专栏、护眼小贴士、健康课等阵地向学生普及护眼健康常识,强调不良阅读姿势、长时间看手机等电子产品对视力的影响,让健康生活的方式成为学生自觉行动。

  “教育从家长开始”,围绕“科学防控近视眼”,除了发放告家长书,还邀请相关医务人员向家长们讲解高度近视的危害及科学的近视眼防控方法,在饮食、作息、习惯等方面给予科学的指导,增强了教育合力。

  学校没有把这项工作作为口号挂在嘴上,也没有把它作为一项可有可无的任务敷衍,而是把它扎扎实实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学校实行抽查制度。学生会每天两次检查眼保健操规范情况,每学期还开展眼保健操比赛,激励学生正确做好眼保健操。年级组负责人检查学生坐姿、书写习惯,教务处负责学生作业量及健康课的落实,德育处着重考核大课间阳光体育锻炼,总务处检查各类相关设施的完好率及利用率,通过齐抓共管,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教师全时空督查。关注学生课堂坐姿、书写姿势,根据“一尺、一拳、一寸”的要求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准时下课不拖堂,督促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防止学生持续疲劳用眼。合理安排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学生对照标准自查自纠。各班都挂有视力表,学生每周自查一次并记入成长手册,视力下降的通过小纸条及时提醒。

  医院每年对视力不良学生进行筛查,对体检中存在问题的学生建立档案,提出矫正康复建议,防止由假性近视成为真性近视。学校根据医院的检测数据对每个年级的近视眼增长数据、对每位学生在不同年级的屈光度数数据、对学生近视使用防控产品干预之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做好学生视力矫正率、新发病率等各项指标的统计分析,对有视力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的学生进行分档管理。

  学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运动。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组织学生到秦望山或狮山湖生态园远足、骑行;在学校农场里种菜、浇水、采摘;大课间做操、跑步、打太极拳;中午下午开展民间趣味游戏活动和各种球类活动,使学生的眼睛能得到适时的休息。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学校近三年视力良好率居全市初中前列,近视比率增长得到了遏制。但学生习惯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各种电子产品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防控近视工作形势依然严峻。面对挑战,南闸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不气馁、不懈怠,积极思考研究“大数据下个性化跟踪指导策略”“电子产品‘脱敏’策略”“‘科学膳食’对视力健康的保障”等新课题,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清晰的世界、光明的未来。

  (作者系江阴市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