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督学看学校
构建思政课程体系 培养高素质能工巧匠
2021-10-15 作者:郭昭、王讯

       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作为学校责任督学,带着这个主题,我们利用每月经常性督导的机会走进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对学校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四维一体”培育体系做了深层次的调研。通过师生访谈、现场观摩等方式,我们了解到,学校在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体系架构中,能始终坚持学生为第一主体地位,秉承“全面发展的人”的观念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从设立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整合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内容、实施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举措和建立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反馈四个维度来激励引导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和提升,从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维度整体架构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体系。

  学校在认真研读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建构了职业理想与信念素养、职业道德和人格素养、职业发展与创新素养、职业安全与信息素养四个层面的目标体系。

  学校依据职业核心素养“一个核心、四个层面”的目标体系,从理想信念、志愿者奉献精神、感恩品德、职业生涯规划、创新精神、文化素养、艺术与身体素质、7S习惯养成提炼出五年制高职学生需要培养的八个方面的职业核心素养具体内容——“八大工程”。

  学校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理念架构培育的“课程平台”。根据德育学科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技能实践课程的不同特点,将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融合到相应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育人效能。以系列化主题教育月活动架构培育“活动平台”。围绕理想信念、中国精神、道德品行、法治知识、职业生涯和心理健康等德育内容,将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活动进行整合、深化、升级,以十二个主题活动月为载体,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有梯度、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工作,使学生融入生动的德育环境,以优化其品性及规范其品行。学校设计和推动了一系列德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树立起信心,同时也培养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全面提升。在行动德育工作模式中,学校确立了“一条主线、两级管理、三个坚持”的思路,即以月系列主题活动为主线,形成校系两级合力抓落实,坚持肯定性评价、客观性评价、动态性评价,形成适合学校的行动德育体系。以精品社团建设架构培育的“社团平台”。学校鼓励学生结合专业、技能兴趣及自身发展水平参与或创建各种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参与提升职业核心素养。对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学生在进入大学阶段,各方面能力进一步增强,学校放手学生自建社团,并运营管理,充分发挥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和提升的主观能动性。以发展性评价和数据可视化理念构建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引入发展性评价理念,学校探索实施了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五模块四星级”品德评价体系,借助“德育学分制”的实施,构建了“多元主体参与+多要素协调”的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新机制,使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培育有形化、发展化、可量化,并依托大数据平台构建学生德育学分“智慧平台”。构建“锡山中专阳光学子德育学分银行”子系统,将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平台”的相关数据实时、动态录入系统,从激励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和提升的角度达到数据的实时录入、分析汇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相关数据的预警功能等。从而实现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评价的相关数据“智慧化”分析,从而实现相关数据的实时性、动态性、可分析和预警性。

  从实施效果上看,学校通过推进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四维一体”培育体系改革,促进了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提升。具体表现在学生助人为乐蔚然成风,志愿者活动常态化运行; 学生学习自信心足,学习状态越发主动;学生创优创新创业热情高涨,各项活动积极参与。目前学校已从试点推进到全面实施阶段,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四维一体”培育体系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一大批毕业生在各自岗位上崭露头角,以及多名学校选手在各级各类技能比赛中取得荣誉就是最好的印证。

  (作者系锡山区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