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制“五味”,让“五项管理”真正落地
今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文件陆续出台。对标文件精神,学校工作基本上体现了“五项管理”的精神与要求。同时,抓住时机,乘势而上,进一步统筹要素,突出“赋予时间以品质”的高质量追求,调制“五味”推动“五项管理”的落地,学校以捍卫学生身心发展第一为担当,突出学生一日作息的优化,以系统思维搭框架,以课程群设置定内容,在作息时间上做好加减法,让学生的校内学习与生活有滋有味。
一、工作亮点:赋时间以品质,调制好“五味”
1.晨间滋味:延时半小时,睡足又吃好
近几年来,学校多次调整学生上学时间,从最初要求学生7点45分到校,到本学年8点15分正式上课,上学时间延时了半个小时。2021年9月,还落实了教育部加强“睡眠管理”的要求,将正式上课的时间调整为8:20。上课时间的延时,使孩子上学变从容了,不仅睡得好,也有充裕的时间吃早餐。
对于因随父母上班孩子需入校早的现象,实施“课前服务”,执勤行政与教师7点半之前开始管理,通过安排自主阅读、晨诵、体育运动等方式,让入校较早的学生安全有保障,活动有安排,免除家长后顾之忧。
2.课间玩味:在校六小时,运动两小时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刚性要求,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体锻课。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每天下午两个小时的延时服务都安排了体艺拓展类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参加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田径、啦啦操、舞蹈等社团训练。通过测算,我们发现把这三个时间段加起来,基本做到了每天在校六小时运动两小时的设想。体育运动是占时最多、最受重视的课程,几年坚持下来,学生的体质有了大幅度提升,2020年学校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8%,优秀率为20.38%,良好率为47.17%。
为落实每节课间学生都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防止各科教师上课拖堂,学校建立教导处每日巡课制度,对部分教师的拖堂行为进行通报,并培训各班学科课代表,每天上报老师按时下课情况,确保学生课间十分钟玩起来、走起来,有充足的时间休息,有充分的自主活动。
3.午间读味:默读半小时,气质小“书者”
学校主张构建“书者”文化,实施“严选”“善用”“共建”路径,以读写立人。
“严选”:严格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采购规范的课外读物,由校长室亲自把关,教导处、德育处指导,坚决禁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进校销售课外读物(含数字出版产品),禁止任何人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还推出了各年级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从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和适度性推荐读物,体现主旋律、引领新风尚。
“善用”:充分利用区“吴韵书香班班通”平台,满足学生多元化、多层次和全方位的阅读需求。每天中午和延时服务时间,开放学校图书馆,学生可自由借阅图书。各班建立图书角,以每天午饭后的半小时为限,师生共读,开展午间默读活动。教师的示范引领,形成了学校每天中午最美丽的风景线。
“共建”:学校还发动家长、社区人员与学校共建家庭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倡导亲子阅读,评选书香家庭和阅读达人;开展教师全员畅写工程,不断推动学校“书者”文化特色的形成。
4.学后趣味:两小时托管,筑美好梦想
学校以“新生活课程”彰显文化内涵,开展“梦想空间,由我作主——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的校本化研究”。本学期,学校利用每天两小时的课后延时服务时间,以社团活动为阵地,开展拓展性学习。“梦苑”社团(“梦之声”合唱团、“梦之翼”舞蹈队、“梦之韵”器乐团、“梦之彩”绘画组、“梦之形”泥塑组、“梦之毅”田径队、“梦之健”啦啦操队、“梦之恒”羽毛球队),广泛培养个性特长;“心苑”社团(“小小工程师”、“小小种植家”、“小小园艺师”、“小小纸艺师”、“小小烹饪师”、“小小中医师”、“小小建筑师”、“小小设计师”、“小小老师”、“小小播音员”、“小小主持人”、“小小警察”……),“菜单式”服务和走班制,任学生自由选择,真切了解多彩的工作世界,丰富学生劳动体验,逐步发现和培养职业兴趣。我们聘请校内专职教师、校外专技人员双导师制开展教学,让学后托管更具品质。
5.晚间憩味:九点钟熔断,作业三机制
学校出台了《作业管理制度》,规定了作业的基本规范,尤其强调让选择成为作业常态。同时强化落实小学生晚上不迟于9点20分入睡的规定,启动晚间作业9点熔断机制,保障学生每晚有不少于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时,学校重视作业三大机制的确立,加强作业改进研究。一是语数英三门学科“三统一”机制:统一各年级各学科每周教学内容和进程,禁止超前,超深教学内容;统一作业布置,各年级组、学科组、各班级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统一布置书面作业;统一回家作业完成要求,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利用课后服务,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三到六年级通过课后服务时间,保证90%的学生在校完成家庭作业。二是推出寒暑假“四单式”作业,以五育融合的方向自主研制学生综合性、实践性的假期作业,推出“孝悌单”、“艺体单”、“英才单”、“研学单”等四单式作业,学生在假期彻底告别了一科一布置的学科巩固性作业。三是重视项目化学习的长作业设计,在各科推行一月在研究的学科项目化学习,将原先一味短频快的作业调整为具有探究性、实践味的长作业。拉长作业时间,改变作业特性,转变学习方式,以求育人方式的转型。
二、存在问题
1.作业管理家校不一致
学校已尽量控制作业数量并基本在校完成,但回家之后家长会另行布置学生一定数量的课外辅导作业。
2.手机管控家校不一致
经学校调查,学生在周末,仍有使用手机玩游戏的现象,大都原因是父母周末不休息,孩子独自在家,或与老人同住,使用手机不受限。
3、近视防控形势压力大
学校近视新发病率每学期都有所递增,2020年学生近视率为37.39%。
三、未来展望,进一步措施
1.加强家校沟通,通过家长学校,家委会宣传,改变一些家长的教育观念,正视每个孩子的情况,不要盲目给孩子补课和增加额外的作业量。要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或社会实践。
2.进一步加大合理管控手机的宣传教育,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发展特长,淡化手机对学生的影响。倡导家长应以身作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3.加强用眼卫生教育,进一步加大近视防控的宣传教育;建立近视防控互助伙伴制度,倡导学生相互提醒;同时,向上争取资金,进行学校灯光改造、课桌椅更换等工程,确保教室灯光照明符合标准。
总之,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时代主题下,正确理解和落实“五项管理”的新要求、新举措,是把关键小事看成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事。“五项管理”是小切口、大改革,以小见方向、以小见责任、以小见情怀。“五项管理”从社会关切的问题入手,破立并举,明确导向“以人为本”,导向“五育并举”,导向高质量教育发展。加强“五项管理”,是深入推进立德树人的重大举措,关系学生的成长、教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定要做实、做细、做出长效,开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学校调制的“五味”还将不断深化推进,不断创新机制,为“五项管理”提供实践新范式。